共同努力,促进中国松香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005/6/8 9:37:39   中国金龙松香集团公司 副总经理  管清奎 阅读次数: 3284

 

各位松香界的朋友:

    大家好!

    近几年来松香市场的形势一直处于剧烈的变动之中,去年至今年上半年,这一个生产周期的波动变化尤为突出。原料、辅料、加工成本不断冲高,销售价格不断刷新,整个行业面临着风险和机遇的挑战。面对一些复杂的、分散的市场现象,我们感觉到即使做出一个短期的市场预测也很困难。行情的涨跌是竞争过度的结果,还是竞争趋于理性的必然?我们都在试图透过纷繁复杂的市场变化来分析隐藏在背后的真正原因,找出对策,以促进松香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市场

    (一)市场供给不均衡,库存不足。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每年的松香产量一直稳中有升,据今年四月在福建召开的全国松香主产区经理座谈会统计的数据,2004年全国松香产量为59.65万吨,为我国松香生产历史最高水平。其中产区年底库存为6.52万吨,同比减少1.15万吨。包括码头库存,总量在14万吨左右,比往年略有减少。在松脂生产初期,由于两广出现了不利于生产的干旱气候,并且松脂的开盘价相对偏低,抑制了产量,加之十至十一月,华南地区遭遇了40年未遇的严重秋旱,致使两广的松香产量有所下降。其他产区产量有所增加,保证了全年松香产量小幅增长。但松香的生产规律有所变化,我们以往惯用的“以松香作为季节性生产的产品为基地,以全年的某几个重要时段(例如,年初、开始生产前、开无始生产后、农历五月初五、农历七月十四、八月十五、生产结束)作为判断市场走势的依据”,这样的市场操作模式在去年的市场形势下似乎已很难奏效,生产、销售以至出口用以往的经验,不再有效了。松香应该大量上市,结果却出现短缺的反常现象。市场竞争呈现出了投机成分在逐渐减少,理性竞争成分在逐渐增加的态势,这种市场变化是市场供需矛盾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松香供给结构发生变化,出口比例降低,内销比例上升。

    长期以来,我国松香供给一直呈现着出口为主,内销为辅的格局。2001年到2003年,我国脂松香出口量分别为30.2万吨、35.6万吨、30.1万吨,基本都占到当年产量的60%以上,而2004年出口量为34.28万吨,出口量在当年产量中比例有所降低。自2003年以来,以下两大趋势却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是随着松香行业及其下游行业的国外主要跨国公司在我国纷纷建立生产企业,直接在中国采购原料并进行下游产品的生产,其对我国的原料进口政策正在逐渐发生变化。二是国内下游行业对松香类产品的消费急剧增加,对松香的内销产生了极大的拉动。受此两大动因相互作用的影响,今后我国的松香供应格局将有望改变多年来对出口的严重依赖,出口与国内消费量大约为20万吨。这一数量已远远超过过去我们通常认为国内消费量为10万吨的判断,接近其两倍。

    (三)松香生产企业格局逐渐变化,资源的供需矛盾日渐突出。

    前些年,实际年产量达到万吨以上的生产厂家仅有十家左右。但近几年,随着原有小厂的发展壮大和新加入者的实力不断增强,传统意义上的万吨级大厂的产能优势已不再明显,以前的小厂和后进入者大有后来居上之势。纯国有松香企业已不复存在,经营机制更加灵活。这种实力的变化逐渐改变着双方固有的竞争格局,在全国可采松脂资源既定和工厂数量大幅增加的双重条件下,必然形成松脂供应“僧多粥少”的局面,加剧了松脂在各地之间的流动和相互争夺。因此,当厂家看到利好的市场形势而希望尽可能扩大产量时,松脂原料的供应紧张就成为其极大的制约,这就必然产生增产的主观愿望与原料紧缺和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松脂供应趋紧也就可以理解了。

    (四)气候影响松脂产量,宏观经济变化成为涨价动因。

    2004年我国各大松香产区虽未出现大的自然灾害,但整体上松香生产旺季的气候也不尽人意。进入七月以来,两广、云南等地出现连续降雨天气,而从八月份起至年底,两广又经历了严重的干旱气候的煎熬,受此影响,松脂采脂周期增长,产量减少,各主要松香产区工厂的松脂收购一直不是十分顺畅,对正常连续生产也带来了影响。阶段性的影响了松香产量。2003年以来,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煤、电、油、运等费用的上涨,再次成为影响工厂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此外,包装铁皮等辅料价格的上调也对松香成本造成很大影响。这实际既对业内企业产生了成本压力,又为松香价格的上涨提供了动因和合理的依据。因些,我们认为,松香价格的上涨更多的是市场规律作用的结果。

    (五)需求旺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共同增长。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平稳的上升期,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世界经济进一步回升。这大大增加了国际市场商品的需求增长,2004年松香类产品出口总量达到40.94万吨,再次创历史新高。

    国内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促进了造纸、胶粘剂、油漆、油墨、橡胶、涂料等松香下游产业的高速发展,也带动了这些产业对松香及其深加工产品的极大需求。据推测,国内对松香及其深加工产品的需求正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行业,现时也是国内对松香类产品需求最大的两个行业———造纸行业和胶粘剂行业,表现出强劲的增势。近年来,我国纸和纸板总生产量与总消费量双双位居世界第二,名列世界前茅。2004年的总产量在4800万吨左右。再看胶粘剂行业。近年来我国胶粘剂发展的主流,也是针对松香树脂和萜烯树脂的主要需求胶种。胶粘剂行业的发展趋势为松香类产品的市场拓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胶粘剂产品对松香及其深加工产品和萜烯树脂的需求在几年内都将稳步增长,据预测这种需求将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递增。可以看出,在未来的发展中,松香作为天然的可再生资源将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关注的问题

    (一)认真培育健康的松脂市场

    松脂作为松香的“第一个车间”,大家必须高度重视松脂经营模式的变化:

    (1)、松脂收购完全市场化,松脂实现了自由流动。县乡政府已不再有管理松脂的积极性和义务,人为障碍都得以消除,松脂收购实现了市场化,价格在这当中有着绝对的说话权。

    (2)松脂经营者成为松香生产中不可忽视的力量。特产税的取消使得脂贩和工厂基本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具备了同等的竞争能力。脂农由于特产税的取消,收益也比以往有所提高,而工厂作为松脂的最终消费者实际承担的采购成本并没有因为特产税的取消而有所降低,由于松脂的市场化,由于松脂货源的趋势,工厂在收脂中处于劣势,松脂成本绝对上升。目前,有些局部地区,松脂竞争呈现白热化状态,这就需要各生产厂家,理智看待市场,避免盲目抢购,规避风险。

    (二)加强市场形势判断,稳定市场

    我国的松香市场变化更多地体现了供求矛盾综合作用的结果。就是说,现在中国的松香市场更加透明了,价格受投机操作的影响逐渐减少,理性竞争在其中的作用逐渐增加。因此,业内人士对于行情把握的难度将有所增加,如何应对市场的瞬息万变,加强形势的判断与分析,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今年大的市场环境仍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如:出口政策的调整可能波及松香这一产品。引人注目的纺织品出口由退税变为征税,从今天开始,再次提高征收出口税,平均加税幅度高达400%,作为资源性产品的松香,不得不提高警惕。另外,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断加重,在美国要求中国人民币重新估价的巨大压力下,欧盟为摆脱欧元区经济复苏日益悲观的阴影,也公开向中国施压。同时,中国乃至全球处于升息的通道中,加大了产品的成本。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应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三)松香深加工产业的发展问题

    近几年,我国松香深加工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产销规模日益扩大,各类深加工产品的生产规模已达20万吨以上。松香深加工产业投资少,见效快,技术壁垒低,进入门槛不高,相对于松香来说又有着一定的利润,许多潜在进入者也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但任何一个市场的需求容量都是有限的,当行业内竞争对手越来越多,产量越来越大的时候,惨烈的同业竞争也就将不可避免。而当竞争加剧时,深加工产业既会被松香原料的价格挤压,另一方面又可能成为松香价格上涨的一大诱因,今年上半年一些从事松香深加工企业一定对此深有体会,已经感觉到竞争在加剧,愈演愈烈的市场争夺战已开始硝烟弥漫。我们不能以做松香的方式来经营深加工产品,还是以50元、100元来衡量我们的盈利水平。所以怎样避免脂松香的恶性竞争在松香深加工产品市场的重演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审视的问题。

    今年影响松香价格仍然会有许多不确定的新因素,希望大家认真关注。

    以上为个人见解,不当之处,请指正!

    祝大家发财,发大财!

                                     2005年6月于成都

 相关链接
·精彩观点
·2008年8月18日
·松香市场一周综述:(8月11—15日)
·福建行情平稳,后期收脂量值得期待
·2008年8月15日
·销区市场缺乏走货量支撑

松香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松香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松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松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松香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松香网管理协调部 电话:0771-5306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