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熟悉的领域做精做细产业链
(左图:日增工贸董事长高日增先生)
7月25日上午,松香网记者行活动的第六站来到了位于南宁市金浦路22号名都大厦1号楼的广西日增工贸有限公司,在富丽堂皇的大厦7楼一间办公室内,公司总经理金京一先生一边与记者亲切握手,一边略带歉意解释高日增董事长由于出差在外,没能亲自接待我们。记者们笑着回应,是因为日增公司发展蒸蒸日上,高董才会那么忙。采访就在这样轻松友好的气氛中开始了。
广西日增工贸有限公司是广西地区以生产松香、松节油为主要产品,从事国内和国际贸易的集团型林化产品龙头企业。从1993年承包第一家工厂开始,到1994年的买断,1997年建立贵台厂,1999年购买叫安厂再到2005年的大垌厂。一路走来的日增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以年产量4.8万吨的蒸汽一级松香而傲视群雄。公司致力于集团内部产业链的紧密发展,以追求优质产品为导向,高度重视专业素质人才的聘用和培养, 建立先进的产品检验机制,完善严密的质量保障体系,为国内和国外的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目前公司松香产品的国标一级合格率已达95%以上,以 G32、G38为出口检验序列号的松香产品广受欧洲、美国、东南亚等国家使用者的青睐,并成为一些客户指定采购产品。说到这里,金总还举个例子,说有位台湾的客商,多年都在寻找G32、G38的优质产品。终于有一次,通过多种途径打听到广西日增工贸有限公司是G32、G38的直接生产厂家,这位台湾客商欣慰的表示:这么多年了,一直在寻找,终于找到源头了!
当记者们感慨今年的松香市场情况复杂,生意难做的时候,金总一点也不避讳这个话题。今年冰灾、雨灾的发生,使得松脂资源减少。与去年相比,松脂同期减少60%左右,日增现在五家工厂只有两家工厂在开工。截止7月末松香市场情况还不太明朗,一切都要看后期的情况而定了(天气、需求量等)。谈及公司今年的贸易状况,金总坦言日增公司国内外市场都在做,主要看哪个效益高就主要做哪个。金总还针对出口和内销的情况做了个简单的分析:广西日增工贸有限公司去年对外出口了约3000吨松香,但由于国外的客户也遇到了资金紧张的问题,加之通货膨胀的影响,国外客户相应的减少了采购量,因此今年对外贸易做得较少。而国内由于原材料短缺、人工成本增加、人民币汇率上升等因素的影响,松香的产量和需求量整体都在下降。一个有实力的企业不可能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在问及日增工贸如何在注重产品质量的同时保证公司的内部管理时,金总思索一下后说,松香行业是个投资大,利润少的行业。很多松香企业和管理人员,视觉太小,只 看到眼前的小利益,却看不到市场的需求和长远的发展形势,因此越做越困难,越困难越支持不住,最终只能被淘汰。而日增工贸一直以来都跟着市场发展的方向走,着眼好市场定位,不冒进。力求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做精做细做好自己的产品。为了公司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公司特投资建设了3万多亩的林业基地,松树与速生桉各占50%,既考虑了长期的原料供应问题,也兼顾了经济收益。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生存空间和立足点,发挥自己的实力和优势,并始终站在强者的高度上。
左图:[在采访金京一总经理(右一)]
松香产品的深加工一直是各个企业关注的话题,我们也询问了金总对国内松香产品深加工行业的看法。金总一针见血的指出目前国内松香深加工产品存在的不足,由于科研力量薄弱,人才缺乏,科研资金短缺等方面的局限,国内的松香深加工产品只能算国外深加工产品的初级。国内的深加工行业和产品并未真正成熟。因此,仅仅凭一股热情和利益驱使就冒然做松香深加工产品,并不见得对企业有好处。金总还强调日增公司的优势并不是深加工产品,因此实在没有太多的必要摒弃自己的强项,去投资不熟悉的深加工产品。
最后,松香记者请金总对高日增董事长进行简单的评价。金总笑着说自己和高董是多年的老朋友。他是看着高董那么多年以来一直在为自己的事业努力奋斗,看着高董的公司不断的发展和壮大,越来越欣欣向荣。他特别佩服高董灵活的头脑、对市场走势和发展方向的准备把握,以及对事业的专注与专一。金总还透露说高董平时特别关注时事新闻、经济新闻以及热点政治话题。高董不仅有自己的奋斗目标,还有为目标去勇于拼搏、敢于创新的精神,在认清事物本质,看待问题上,比很多人都多想了一步,这也是他今天能走到这一步的根本原因。
结束了采访,我们松香记者在离开广西日增工贸有限公司的同时也祝福他们公司发展的越来越好,产品越做越强,也祝高董和金总工作顺利,事事顺心。

(松香网记者与金总(右二)合影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