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利进土产公司,与松香结缘 回顾吴珮自大学毕业后至今的生活与工作,可以用“顺”来形容。1995年,她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毕业,她学的是英语专业。对于为什么没有留在繁华的上海工作,吴珮说:“我是昆明人,那时作为边疆省份的毕业生,是要回当地工作的,所以我去了实习时的单位——云南土产进出口公司。” 云南土产进出口公司是吴珮实习时的单位,实习时公司友好融洽的工作氛围,让她心生留恋。在临毕业时,土产公司的领导问她愿不愿意到公司来工作,吴珮没多想便答应了。“到现在我都觉得我的选择是对的,我觉得第一个往往是最好的,就拿买衣服来说,在商场逛了一圈, 最后折回去买的多是第一眼看中的那件。”作为刚进公司的新员工,吴珮与几名同期来的同事一样被分到仓库去学习商品。大家都知道,进出口公司所做的商品种类繁多,而新人对每种商品的特性及如何保养等知识都要学习,因为你不知道将来会分到哪个部门去。学习的过程大约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最终吴珮被分到了林化部工作,主要做的商品是松香。现在想,如果当初她被分配到卖花或纺织品之类的部门,会不会更适合呢?这也只是偶尔一想,因为她从没调换过部门,一直都在林化部做松香了。
印象松香行业 开始好做后来难 正式工作后,吴珮主要的工作内容是做贸易单据,简称“做单”,还有联系客户、发货等事情。“ 仇编辑,你可别小看了‘做单’这个有点枯燥的工作,它很能培养人的细致心和逻辑性,对做其他工作都有帮助。” 接触实际的业务后,吴珮的最深感受是每年忙投标的时候,部门的人都很紧张,中标后就轻松了。 在松香出口配额没有取消前,国内还是老8家的格局。北京中土畜、广西土产、广东土产、云南土产等8家有进出权的公司每年都在北京参加一次投标,投标会上得到多少配额就出口多少松香。“每年云南土产都会中标,所以没觉得做松香贸易有多难,但在配额取消的第二年,随着国有企业改制的进行及有出口权企业的增多,一下子感到松香不好做了。” 对于那段历史,业内有人说,正是在那一两年,松香行业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贸易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增多,原在国有进出口公司分流出的人员自己开公司是一个原因。 体制发生了改变,吴珮的工作也面临新的考验与挑战。她能适应吗? 2005年,在林化部经理职务发生变化后,吴珮被任命为林化部副经理,而经理由云南物产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段波担任。“段总也是临危受命,记得他在第一次部门会议上告诉我们要团结一致,共同面对困难,让我们要相信公司的实力与影响力。”在段总的鼓励下,大家又有了信心。事实证明,即使土产改制成为股份制公司后,国外客户的信誉度却还存在,所以林化部的业绩并没有受多大影响,但吴珮却感受到了来自市场的冲击。 市场放开后,开松香厂的多了,做松香流通贸易的也多了,松香价格大起大落时有发生,市场变化大,稍一不小心就会亏。 此时,恰好公司与贵州一家松香厂发生了一起合同纠纷案,原因很简单,松香价格涨了,对方不按合同价交货,这让公司萌生了自己建厂的想法。单纯搞贸易的人都知道,采购不好把握,如果自己有一个松香厂就不同了,一是有货源的保证,二是在价格上有主权。 2007年,云南茶花林化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云南物产公司告别了单一的贸易经营,拥有实体企业。2008年是摸索阶段,却遭逢了金融危机,国外需求缩减厉害,客户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采购松香,因为他也不知道他的使用企业什么时候能卖货,我们以需求指导生产,所以基本上没出现大的问题,听说个别松香厂脱离需求情况,盲目生产,结果处境困难。 面对国外需求的疲软,吴珮提出了向内销市场转移的策略,得到了段总的支持。 吴珮希望松香网多推荐些信誉好的国内买家,但唯恐与国内买家在收汇方面出现问题。她说:“做了这么多年松香,真的觉得这几年很难做,价格透明,利润空间低,公司内如中成药和香料油就好做些,行业大利润高,而且企业之间很容易统一意识,如果松香行业能这样就好了。”
|